视力保护色: | ||||
海阳市委编办强化机构编制保障 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 | ||||
|
||||
|
||||
近年来,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,解决基层执法事项多而杂、执法职责交叉、执法能力薄弱等问题,海阳市委编办结合工作实际,积极探索推进“局队合一”、镇街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,加强执法力量有效下沉,将提升执法水平和执法效能落到实处。 一、着力创新执法体制,做好“制度设计”文章 完善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运行机制,组建综合执法平台,充分发挥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作用。优化设置 14 个综合行政执法局派驻镇街执法中队,为每中队核定编制4人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联合办公,形成“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牵头、其他部门配合参与”的强大执法合力。通过依法联合开展城镇管理、自然资源管理、农产品质量管理等领域的综合执法活动,扎实推动综合执法下镇街、到社区、进网格,真正做到基层执法资源深度融合。 二、着力配强执法力量,做好“编制下沉”文章 会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研究联合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在各镇街均设置综合执法中队,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为基层综合执法平台,与派驻执法中队联合办公,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,建立执法联动机制,构建“综合执法+联合执法”的执法监管体系。划分执法范围,规范人员管理,理顺执法层级,明确日常考核、监督管理职责。加强对镇街综合执法岗位编制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,对全市现有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人员定岗定责,充分保障执法人员力量配备,真正做到执法队伍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。 三、着力完善权责边界,做好“监管前置”文章 明确基层放权事项,落实赋予基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。制定赋权事项责任书,将各类事项明确到人,确保赋权事项交接到位。强化业务主管部门对基层的业务培训和信息共享力度,通过集中培训、现场指导、编制运行规范等方式,提高基层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。对业务量较大的赋权事项,按照上级部署安排,合理增加镇街人员编制、经费财力等,确保赋权事项平稳、有序下沉。建立健全并动态调整综合行政执法权责事项和联合执法责任事项“两张清单”,厘清住建、市场监管、农业、水利等行业管理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边界,做到“依单履职、依单考核、依单问责”,有效助推监管前置,确保破解“看得见的管不着,管得着的看不见”难题。
|
||||
(编辑: ) | 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我要纠错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|
[全文下载]: | 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