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力保护色: | ||||
莱州市委编办“多查合一” 探索构建机构编制“大监督”格局 | ||||
|
||||
|
||||
莱州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监督检查、机关职能运行监管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“多查合一”模式,探索构建机构编制“大监督”格局,全面提升监督检查整体性、系统性、规范性和协同性。 一是深化“融合”理念,全领域谋划,构建“大监督”格局。突出制度聚合。学习贯彻《365体育投注机构编制工作条例》及配套法规制度,完善《编委会工作规则》《编办工作细则》,制定《机构编制综合监督检查实施方案(试行)》等文件,筑牢“大监督”制度基础。突出物理整合。将监督检查工作置于机构编制全流程中统筹谋划,深度融合 “三大板块”,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,工作人员集中办公,打造一支“大监督”队伍。突出化学融合。再造“大监督”业务流程,系统整合8项核心业务,明确29个年度重点督查事项,建立台账,制定方案,挂图作战。突出外部联合。加强与纪检监察、组织、人社、财政、审计、巡察等6部门协作配合,建立信息共享、联动会商、整改反馈等工作机制,提升监督检查“叠加效应”。 二是聚焦“多维”发力,全方位推进,完善“大监督”体系。坚持关口前移。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纳入市委常委会、市委编委会、各级各部门党委(党组)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和党校主体培训班次。送学上门,发放《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宣传手册》400余册,从源头防范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发生。强化日常监管。线下,按照“一事一账”原则,建立机构编制事项执行情况跟踪问效清单。针对发现问题,派发督办单55个。线上,利用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载体,开展“云巡查”7次,实时监测、动态校验部门(单位)数据5万余条次。抓好专项评估。以“三定”规定为依据,对17个镇街、55个市直部门及228家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“大体检”,采取“限期整改+跟踪问效”方式,全面落实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。 三是做强“运用”文章,全链条发力,提升“大监督”实效。握紧考核“指挥棒”。将年度考核结果按5%的比例折算,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的“主责主业”考核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,与部门(单位)评先树优、干部选拔任用、财政预算管理等挂钩。作为事项调整“参考系”。全面分析监督检查结果,综合研判部门(单位)机构运转、职能发挥、人员结构、岗位饱和度等情况,探索双向评价机制,将“大监督”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调整机构编制事项、安排用编进人计划、优化职责配置等重要依据。筑牢监督执纪“硬防线”。综合运用通报批评、约谈告诫、查处问责等措施,严肃处理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,释放监督检查震慑效应。建立典型案例通报制度,组织部门(单位)深入剖析,举一反三,建章立制,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 |
||||
(编辑: ) | 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我要纠错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|
[全文下载]: | ||||
|